南甸村[雲南大關縣天星鎮下轄村]

南甸村委會,屬於山區。距離鎮13.00公里, 國土面積3.07平方公里,海拔1203.30米,年平均氣溫13.20℃,年降水量13.20毫米,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。 該村東鄰沿河、南鄰中心,西鄰祥雲,北鄰綠南。轄三合、桃園、朝陽、海陽等23個村民小組。

自然資源

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50.00畝(其中:田1445.00畝,地2605.00畝),人均耕地1.18畝,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;擁有林地553.00畝,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。

基礎設施

通電話 通電話

截止2006年底,該村已實現通 電、路、電視、電話等4通,有99戶飲用井水,有56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(占農戶總數的17%。有661戶通電,占農戶總數的1%),擁有電視機農戶377戶(占農戶總數的56%;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9戶,占農戶總數24%),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9戶(占農戶總數24%)。

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;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;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;距離最近的車站14公里,無集貿市場。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,機車8輛。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45畝,有效灌溉率為37%。 到2006年底,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;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;建有小水窖7口;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;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;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;有 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;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。

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,其中有6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;有5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,還有1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。

農村經濟

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41.00萬元,其中:種植業收入394.00萬元,畜牧業收入692.00萬元(其中,年內出欄肉豬500頭,肉牛20頭,肉羊400頭); 林業收入79.00萬元, 第二、三產業收入466.00萬元, 工資性收入136.00萬元。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.00元,農民收入以外出務工等為主。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6.00萬元,其中,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45人 ,在省內務工312人,到省外務工516人。

特色產業

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、養殖業、第三產業等,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。2006年 種植為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萬元,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%。該村發展 種植、養殖特色產業,計畫大力發展種植、養殖產業。

人口衛生

該村現有農戶751戶,共鄉村人口3277人,其中男性1863人,女性1414人。其中農業人口3277人,勞動力1941人。到2014年底,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02;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27人,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,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3.00公里,距離鎮衛生院0.50公里。

文化教育

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完小,中學生就讀到鎮一中。該村距離國小校0.50公里,距離中學13.00公里。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,小學生210人,中學生134人。

村務公開

該村到2014年底,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68份,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050.00畝,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“一事一議”制度,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,定期開展村務公開,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,主要以貼上公告、黑板報、會議等方式公開。

基層組織

該村設黨小組12個,黨員總數59人,黨員中男黨員55人,女黨員4人。 團員12人。

發展重點

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: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落後,如村組道路為土路,睛通雨阻,即睛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;二是產業發展滯後,農戶家庭經營收入全靠外出務工為主,種養殖業收入為輔。

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:著力於營盤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,重點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,確保到 2020年,解決全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,實現精準扶貧“三到位”,即行政村“四通四有”、特困營盤自然村“五通一有,貧困農戶“十有一保障”。

其它相關

醫療衛條件有待改善;教學環境有待提高;農田水利化程度低,水利設施尚未完善,灌溉溝渠不配套;部分地區人畜引水依然困難,乾旱季節部分肥沃的土地依然不能滿足灌溉需要;二是電力設施還未得到全面改造,通電線路老化現象突出,電質量較低,不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;交通設施依然滯後,村組公路維護差,保通困難;村組公路覆蓋面較窄,絕大多數的村民小組仍處於人背馬馱的現狀,物資運輸困難。農產品經紀人發展緩慢,對市場信息捕捉能力、分析能力差,很難促進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企業發展壯大,導致農品本地銷過剩,外銷困難,直接影響特色產業的形成與發展,也影響到農戶進行生產結構調整的積極性;農民家底薄,抗風險能力差,不敢做一些新的開發與嘗試。 農業生產基本上都是以糧食作物為主,區域版塊特色不突出,很難上規模、上檔次; 農業科技推廣水平滯後,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,且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,很難刺激和拉動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動。 二、發展思路 1、糧食產業糧食是種植面積最大、分布最廣,受益農戶最多的產業,要鞏固和發展糧食生產,不僅糧食產量要能基本生活所需,而且要儘可能地生產出足夠的糧食,以滿足養豬為主的養殖業所需精飼料,為養殖業的發展奠定基礎。 2、蔬菜產業按照縣委、政府實施"四大戰略"、建設"四大基地"的戰略構想,緊緊圍繞肉禽蔬菜基地建設這一重點,發展蔬菜產業。 3、畜牧產業要強化品種改良,一方面要大幅度進行種豬的升級換代,淘汰劣質種豬,逐步提高良種種豬比例;另一方面要大力引進優質種豬,確保自給仔豬品質優良,逐步淘汰生豬養殖中的劣質品種;二是要全面推廣圈舍改進、綜合獸醫防疫、科學養殖等實用養殖技術。 4、烤菸生產烤菸是我縣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,縣委政府每年都花大力抓烤菸生產,政策優惠,扶持多。因此,種烤菸也是煙區民眾創收的一項重要農事活動。發展種植烤菸要走"適宜地區穩定種植面積,提高資金與技術投入力度,生產優質菸葉"以適應"雙控"政策,發展優質菸葉生產。 5、林業產業林業經濟效益處於原始狀態,今年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,林業產業的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,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,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:一是強化政府投入,積極引進優良用材林品種和優良經濟林果品種,最佳化林業品種結構,推動林產品生產;二是出台優惠政策,吸引民間資金投入林業產業,培養林業種植大戶;三是引進資金投入林業產業,培養林業企業。通過政府投入,民眾參與、大戶促動、企業拉動,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,在海拔1200米以上地區,以大力發展優質用材林為主;在海拔800-1200的地區,以大力發展經濟林、乾果林為主,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以大力發展喜光性經濟林果為主,形成三個林業經濟帶。大力發展板栗、核桃、花椒等經濟林木的種植,充分利用二半山區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地寬廣的有利條件,充分發揮林地經濟效益,將林業產業發展成一大產業。 6、有效轉移農村剩餘勞動中,不斷發展勞務產業勞務輸出是有效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,緩解農村人地矛盾,推動農村經濟發展,促進農民增收的好路子。但勞務輸出仍處於自發的、低水平的狀態,應大力改進勞務輸出工作的方式,推進簡單勞務輸出向全方位勞務開發和勞務創業轉變。一要多途徑加強勞務培訓,提高輸出勞力素質;二是積極組織有序輸出,提高輸出人員就業成功率,增加收入,要加強與輸出勞務人員的聯繫,做好保護和援助外出勞務人員工作,鼓勵、支持輸出勞務人員回鄉創業;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及其家庭進入集鎮就業和居住,徹底脫離土地,從農村遷移到集鎮,加快集鎮建設步伐。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:發展 林果、養殖 特色產業,實現產值800萬元;發展種植板栗、核桃 ,實現種植面積1500畝;發展養殖業,發展豬2000頭、牛500頭、羊1200隻;發展勞務經濟,每年轉移勞動1500人。到"十一五"期末,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704元增加到1200元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